欢迎来到中小学生日记范文网站日记大全

首页 > 日记大全 > 正文

中国人的生气

bj03 2025-08-21 日记大全 0

龙应台怀着恨铁不成钢的无奈,问:&“中国人,你为什么不生气?&”更有某某文人曾私下悲叹:中国人奴性已深。而不生气,则显然是奴性已深的表现?

说中国人不生气,不可否认是有道理的。现如今中国人生活在一个法治轨道上的社会,却往往&“懒于&”或&“惧于&”借助司法渠道索得自身本应获得的权益。我外公退休前是东北某校的教授,就曾被某地产奸商用些卑劣手段非法侵占一处房产,而他虽心中不甘,几番说要将奸商高上法庭,但最终却只私下和解,息事宁人。外公有人生信条,其一便是&“吃亏是福&”。一教授尚且如此,况普通的中国民众乎?回溯中华几千年悠悠历史,中国人一直期待的不是如《权利法案》般限制君权的民主条约,而是期待有明君治世。被奴役了,只希望被奴役得更好一点,碰到明智些的奴隶主便高兴,其间虽有时间、地域、文化等诸多限制因素,我们却不可否认,从这个角度看,中国人是有奴性的。

然而,中国人不生气,本身又无可厚非,自汉朝董仲舒倡&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&”,中国人渐渐少了法家的锋芒,减了墨家的严谨,多了儒家的仁义礼智。儒学所推崇的&“仁&”与&“礼&”,千百年来平了中国人战国春秋、三国纷争的气焰,余下了&“和气生财&”&“吃亏是福&”的信条。中国人的不生气,归根结底是文化扎根处的一团和气。中国人的所谓&“奴性&”,其实也只是所有曾在奴役制度下生存过的民族所共有的忍耐,与文化和气相结合的产物。

但这又绝不意味着我们中国人如今就可以一直保持&“不生气&”的状态,时代在改变,文化要不断适应时代。在西方国家不合理的&“反倾销&”模式下,和气生财的中国人也应该生气。在日本非正义的领土挑衅之下,再和平稳重的中国人也必须生气。中国人不生气,但不生气应有限度。中国人不生气,但中国人须成一头善良的雄狮。&“仁&”与&“礼&”的儒家文化必须继承,坚决、果断的现代精神也理应融入!做一个必要时坚决生气的中国人!

Tags: